
無與倫比的文化洗禮 人類古文明的瑰寶 - 埃及卡納克神殿探秘
最近的埃及之行,完全顛覆了自己對埃及旅遊的傳統刻板印象,行程內容的多元、豐富及精彩,遠遠超乎自己所能想像。
您可以選擇到路克索坐熱氣球上天俯瞰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也可以到胡卡達下海欣賞紅海爭奇鬥艷的珊瑚礁;可以靜如處子般,沉浸在文明博物館浩瀚神秘的古文物中;亦可動如脫兔似的,乘坐四輪傳動吉普車在撒哈拉沙漠體驗極速飆沙的馳騁快感。
只要到過埃及這人類古文明的發源地,大部分的人都會極力推薦三大必訪的景點,〝 金字塔與人面獅身像、阿布辛貝大小神殿、卡納克神殿 〞,而這次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三大必訪景點中的卡納克神殿(Karnak Temple)。
古埃及的歷史大約可分為三個時期 - 古王國時代 ( 約西元前 2850 ~ 2175 年 )、中王國時代 ( 約西元前 1991 ~ 1785 年 )、帝國時代 ( 約西元前 1570 ~ 1090 年 ),而卡納克神殿就是始建於中王國時代第十二王朝,但真正把神廟擴建成大致上現今的規模,則是古埃及最繁榮興盛的帝國時代的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的那幾位法老王,尤其以第十八王朝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和拉美西斯二世時期的擴建最為顯著。卡納克神殿不僅是古埃及文明的縮影,更是一座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殿堂
卡納克神殿位於古埃及帝國時代的首都底比斯(Thebes),也就是現今的路克索(Luxor)。這個神殿的建設前後歷時超過兩千年,它是一系列神廟群和柱廊的複合建築體,其中最大的建築物是阿蒙神廟(Temple of Amun),主要是為了祭奉古埃及崇拜的太陽神阿蒙-拉(Amun-Ra)所建。
神殿入口處有著巨型石像和碩大的門廊,及一道 32 公尺高、15 公尺厚的城牆,並有整排獅身公羊頭石像在門外守護著神殿。進入入口後則是一個大廣場,旁邊有兩座神廟 Temple of Seti II 和 Temple of Ramesses III,以及兩排的獅身公羊頭石像。此處最顯眼的是一根聳立的巨大圓形石柱,高約 21 公尺,神殿本來的設計共有十根這樣的圓型石柱,但直至今日只剩下完整的這一根。圓石柱後方則是兩尊八公尺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
通過第二道城牆後,則是卡納克神殿最著名的的柱廊大廳,內有 134 根高達20公尺的巨型大石柱,每柱直徑約 3.4 公尺,中間最大的一排甚至高達 22 公尺。石柱頂端有尼羅河特有紙莎草狀的雕刻裝飾,如蓮花般盛開,而柱身上則刻滿了精美的浮雕與象形文字。這個柱廊大廳由塞提一世 (西元前1294 - 1279 年在位)開始建造,但到了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 (約西元前1279 - 1213 年在位)時才全部完成,可見工程之浩大,它對後世文明建築的影響亦非常深遠,希臘於西元前500 年在雅典衛城建造的帕德嫩神廟,即是仿製埃及卡納克神殿柱廊大廳所興建。
再往前走,可看到兩支方尖碑(obelisk),其中較高一支為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為太陽神阿蒙所建,高達 29.2 公尺,重約 200公噸,是埃及所建最高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支方尖碑。
在神殿的外圍有座人工開鑿的湖泊稱為聖湖,聖湖除了供祭司進行宗教儀式時淨身之用外,也做為祭司日常生活所需的水源。聖湖旁有個聖甲蟲石雕像,據說只要逆時鐘繞著聖蟲石雕像轉七圈,就能為自己帶來好運。
整個卡納克神殿幅員非常廣闊,整體面積約十八萬平方公尺,全部認真仔細逛完要花費不少時間。卡納克神殿是古埃及宗教活動的中心,祭司和法老王在這裡進行祭祀及各種儀式,也是王權與文化的重要象徵。置身卡納克神殿,讓人彷彿穿越時空,重回古埃及最興盛的年代,見證它的榮耀與輝煌。
熱愛古文明的人,到了埃及會感覺彷彿置身天堂,觸目所及、隨手俯拾都是歷經幾千年風霜的歷史文物與古蹟建築;若不喜歡異國文化,單純漫步置身在卡納克神殿,亦自然而然能感受到神殿磅礡氣勢所帶來的神秘氛圍與臨場震撼。不管喜不喜歡歷史與古文明,埃及總有說服您ㄧ輩子最少要造訪一次的完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