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著名導演文.溫德斯與日本影帝役所廣司組合的《我的完美日常》,獲得了2023年第76屆坎城影展的最佳男主角獎。
電影描述東京一名公共廁所清潔職人平山的生活日常,電影中充滿了懷舊的韻味與深蘊的禪意。平山活在沒有使用社交軟體、不知道甚麼是 Spotify 的單純世界,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清晨在街坊打掃落葉的聲音中醒來,漱洗後喝著販賣機的罐裝咖啡,在駕駛中聽著快要被遺忘的卡式錄音帶音樂,工作時認真地將公廁所有角落打掃的一塵不染,在公園鬱鬱蔥蔥的綠蔭下吃午餐三明治,下班後到公共澡堂洗滌一身的疲憊,然後再到固定的攤位吃晚餐喝小酒,最後在昏黃燈光下閱讀小說中昏昏入睡;生活看似簡單重複、單調規律,但每個步驟卻充滿了濃厚的儀式感。電影中平山與外甥女有段重要的對話,「下次是下次,現在就是現在」,平山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刻,認真享受當下自在的平常,在那瞬間便擺脫了人生的無常。
在電影裏一成不變的場景中,會有變化的是車上卡帶所放的音樂,導演刻意選擇了多首1970年代的經典搖滾歌曲,如Lou Reed的 Perfect Day、The Animals 的House of the Rising Sun、The Rolling Stones 的Sleepy City 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Pale Blue Eyes …等作品,導演透過這些懷舊滄桑的老歌,讓觀眾窺探平山內心的世界,搭配著車窗外細緻迷人的街景,彷彿平山在告訴大家,I am alone but not lonely 我雖孤單卻不寂寞,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完美的深層共鳴。而聲音在整部片中亦扮演極重要的元素,破曉打掃落葉的沙沙聲、清晨綿綿細雨的滴答聲、午后微風吹動樹梢的颯颯聲、公園裡小朋友玩鬧的嬉笑聲、馬路上車輛疾馳的喧囂聲,這些環境聲音在臺詞極少的電影中,交織建構成一種“寧靜中的豐富性”,讓觀眾更容易沉浸在角色的世界裡。
而電影中役所廣司對主人翁平山角色的詮釋則正好相反,無聲勝有聲,是一種「減法演技」的極致表現,與陌生女人眼神短暫交集時的靦腆、看著圈叉遊戲紙條的會心一笑,以及劇中與劇終獨自駕車聆聽音樂時的臉部表情轉變,彷彿歌曲勾起過去某段的精彩記憶,但又必需努力讓自己回到平凡的現實生活,用無聲向觀眾傾訴著自己是有故事的人。役所廣司用細微表情與肢體語言堆疊出沒能說出口的千言萬語,層次豐富直達人心,能獲得坎城影帝殊榮實至名歸。
導演文.溫德斯運用大量長鏡頭及藉由景物的光影變化,讓觀眾沉浸在當下的靜謐與溫柔之中,並在平凡的日常,咀嚼自己的情緒起伏與沉澱自我的人生哲理。身為熱愛日本文化的德國導演,以《我的完美日常》向自己喜愛的傳奇名導小津安二郎致敬,傳承出一種令人倍感熟悉,溫馨且懷舊的日式生命哲理與生活詩意。
在平凡中也可以隨時品味幸福的滋味,《我的完美日常》試著提醒我們幸福快樂是來自對生命當下生活細節的珍惜和熱愛。電影中的主人翁在平凡中尋找真善美,在日常中體現人生詩意,是對「歲月靜好、美麗人生」的最佳領悟,周遭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只要自己願意用心去體會。《我的完美日常》不只是一部電影,更像是帶領觀眾返璞歸真的一場冥想,這部電影非常適合所有想要放慢腳步、調整生活節奏,並重新尋求自我價值的人們。
順帶一提,片中役所廣司打掃過的公共廁所都極富設計感,而因為電影的關係皆變成遊客熱門的打卡景點。
※ All photos from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