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search
icon-search

現代珠寶設計發展 - 漫談維多利亞時期珠寶 ( Victorian Era , 1837 ~ 1901 )

現代珠寶設計發展 - 漫談維多利亞時期珠寶 ( Victorian Era , 1837 ~ 1901 )

上次有跟大家介紹過現代珠寶設計發展的幾個重要時期,而其中就有故事性的就屬維多利亞時期珠寶 ( Victorian Era , 1837 ~ 1901 )

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時代是一個跨越文學、建築、藝術和時尚的巨大文化變革時期,而這個時期的珠寶又可以細分為三個不同的子時段,每個子時段都有自己明顯的特色與象徵。

第一個時段

浪漫時段THE ROMANTIC PERIOD (1837 - 1860)

維多利亞女王剛開始她統治的時候,當時的時尚充滿了懷舊氣息,主流是回頭向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尋求靈感。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婦女從新機械化的農場搬到城市尋找中下階層的工作,而上流社會的女性則不從事任何工作,仍穿著緊身胸衣與大袖子的連衣裙。

隨著服飾設計的日趨華麗,珠寶的流行也隨之緊跟在後。這時在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發現了新的黃金礦,意味著製作黃金珠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的更多更容易。

大自然是浪漫時段珠寶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在整個珠寶設計中都可以發現葉子、葡萄、花朵和動物等大自然元素。而蛇在當時非常受歡迎,因為維多利亞女王的訂婚戒指是一條蛇吃著自己的尾巴,代表著永恆不滅。

1830年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將流蘇、打結、花彩和扭繩等北非風情帶入了珠寶設計。同樣地,1842 年當時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首次訪問蘇格蘭(隨後購買了巴爾莫勒爾莊園)時,讓蘇格蘭熱潮席捲了整個國家,薊、漿果、劍、葉、貴族絲帶和捲軸都變得非常時髦,而蘇格蘭的原生寶石,例如瑪瑙 ( agates) 和水晶 ( quartz) 也變得越來越流行。

1837-1860 Jewelry 3

以前只有最富裕的年輕人才能進行歐洲的“盛大旅行”( 通常要持續數年 ),而隨著鐵路的出現,也變得更加負擔得起,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歐洲旅行,於是希臘和羅馬的古典遺跡啟發了當時的珠寶的設計風格,而帶有畫像的浮雕 ( cameo ) 與鑲有馬賽克 ( mosaic ) 或琺瑯 ( enamel ) 的紀念品珠寶則成為獻給心愛另一半的最佳珠寶禮物。

第二個時段

輝煌時段THE GRAND PERIOD (1860 - 1885)

在這個時段發生了兩件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事件,首先,維多利亞女王的母親於1861年3月辭世,緊隨其後的同年12月,她深愛的阿爾伯特親王 (Prince Albert)也跟著去世,這兩個打擊使得維多利亞女王陷入了深深的哀悼之中。 

另外,第一部《已婚婦女財產法》於 1870 年通過,這意味著英國首次允許部分已婚婦女可以合法擁有自己的收入,讓一些女性能夠首次購買自己喜歡的珠寶,而珠寶行業也漸漸地重視這個新市場。

從浪漫主義時段開始,許多時尚繼續發展, 18世紀的宮廷時裝越來越流行,裙襬變得更大,腰圍束得更緊,緊身胸衣也更加緊繃,而領口驟降也為更多精緻的項鍊留出更多空間。頭髮從臉部掃過並捲曲在脖子後部,可以自由嘗試各種耳環長度和款式。此時由機器製造的珠寶開始問世,大幅降低了購買珠寶的門檻。

同樣地,世界大事再次影響了流行設計的走向與風格,維多利亞女王的哀悼推動了深色服裝和哀悼珠寶 ( mouring jewelry ) 的流行。哀悼珠寶大量運用了一些深色寶石,例如瑪瑙 ( agate )、紫水晶 ( amethyst )、石榴石 ( garnet )、祖母綠 ( emerald ) 和紅寶石 ( ruby )。 

1859-1869年間建造蘇伊士運河的時候發現了許多古埃及文物,這帶動了以聖甲蟲 ( scarab )、獵鷹和貓科動物為元素的埃及主題珠寶的熱潮。

同樣地,1854年英國與日本簽署《英日友好條約》,英國開始與日本展開貿易往來。日本在工藝上展現的影響力成為日後維多利亞時代珠寶設計的最重要靈感之一。

Mouring Jewelry 1

1860年鴉片戰爭結束時,清廷被迫向外國開放通商,使得翡翠在英國變得普及。另外,在短暫的第二墨西哥帝國 (Second Mexican Empire , 1863-1867)期間,奧地利大公斐迪南·馬克西米利安 ( Ferdinand Maximilian ) 短暫統治了墨西哥,這造成了以阿茲台克人 ( Aztec ) 文化為靈感的珠寶在歐洲的興盛,其中主要的設計元素包括了蜂鳥、仙人掌、鷹和響尾蛇。

第三個時段

也是最後一個時段 – 審美時段THE AESTHETIC PERIOD (1885 - 1901) 及與此時段交疊興起的 新藝術時期 ( Art Nouveau Era , 1890 ~ 1914 )

維多利亞女王試著努力地走出喪母與喪夫之痛,雖然恢復了在公眾場合露面的行程,而她的服裝卻仍然以黑色絲綢為主,但變得越來越精緻,常帶有裝飾性的黑色珠子與其他精心製作的飾邊。

在審美時段,女性整體打扮變成以強調外觀輪廓為重點 ,流行在裙後增加豐厚度以突出臀部。這段時間各式各樣的藝術運動興起,彼此融合交疊,成為全新創造力的溫床。

新藝術運動尋求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尋找更便宜的生產方法,作品色彩豐富大膽,靈感則來自大自然與女性形式,使用了一系列相對便宜的彩色寶石來創造大面積的色彩。主要使用的寶石為綠松石 ( Turquoise )、石榴石 ( Garnet )、紫水晶 ( Amethyst )、巴洛克式珍珠 ( Baroque Pearl ) 及月光石 ( Moonstone ),而當時在澳大利亞發現的蛋白石 ( Opal ) 也都非常受到歡迎。除了這些寶石之外,還大量使用了各種搪瓷技術,來實現珠寶設計師們大膽的幻想與自然風格的感官及彎曲複雜的設計。

1667455951550

1901年1月22日英國摯愛的維多利亞女王去世,而由她的兒子愛德華七世繼承王位,維多利亞時代結束。

新藝術時期(1880-1910)是對手工藝品製造機械化的直接反應,力求使藝術成為一般平民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也導致了審美標準和品質量要求的下降。新藝術時期珠寶設計的靈感汲取了哥特式 ( Gothic ) 到凱爾特人 ( Celts ) 到文藝復興運動 ( Renaissance ) 等文化元素,以及新興日本工匠技術的影響力。

因對品質要求標準上的差異及商品無法突顯工匠卓越的超高技術,新藝術珠寶逐漸式微,近代珠寶設計慢慢地開始進入另外一個全新的時期 - 愛德華時期 ( Edwardian Era , 1900 ~ 1915 )。


※ All photos from Google



上一頁 下一頁

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
繼續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