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份生日石是碧璽 ( Tourmaline ),它代表著幸運、財富、美德與創造力,因為擁有豐富多彩的顏色與相對於紅藍寶較平實的價格,再加上有著〝 必喜 – 必有喜事 〞的諧音,使碧璽廣受珠寶設計師與一般消費者的喜愛。
碧璽在礦物學上的名稱是電氣石,它具有相當獨特的熱電效應 ( Pyroelectricity),摩擦加熱後可吸附灰塵紙屑,碧璽的英文名稱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語〝 Turmali 〞一詞衍生而來的, 其譯意為〝混合的寶石〞。這個名字有著雙重的含義,一是指碧璽擁有豐富的色彩;另外則是指碧璽有著複雜且多樣的化學元素,其化學式不可思議的長,如下:
( Ca,K,Na ) ( Al,Fe,Li,Mg,Mn)3 ( Al,Cr,Fe,V )6 ( BO3) 3Si6O18 ( OH,F)4
基本上碧璽是一群硼酸鹽與矽酸鹽及多種金屬組合而成的化合物,也正因為它的化學成分如此複雜,所以碧璽不但色彩多元艷麗,也還有很強的多色性,如果從不同方向觀察碧璽的結晶,常可以看見它呈現不同的顏色,或甚至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同時存在,如中央為紅色或粉紅色而外圍有一圈綠色的西瓜碧璽( Watermelon )。碧璽的結晶為六方晶系,晶體多為長柱狀,硬度為莫氏量表 7 與石英相同,並且有明顯的雙折射現象。
有關於碧璽真正的明確記載是在西元1703年,荷蘭人開始將原本產於錫蘭(斯里蘭卡)的碧璽進口到歐洲,而錫蘭人用小包裏郵寄至荷蘭礦物商處請代為鑑定,包裏上寫著turmali (錫蘭語意為混合的珍貴石頭),遞送時經常高聲一呼turmali,久而久之因此而得名。碧璽的使用歷史相當久遠,因為它顏色的多樣性,所以常被誤認為其他顏色的寶石,俄羅斯皇冠中的紅寶石之一“ 凱撒的紅寶石 ”,經鑑定後實際上是一顆紅色碧璽。
若要提到古今中外喜歡碧璽的知名人物,就非提慈禧太后不可,這位中國封建歷史上專權時間最長的清朝皇太后對碧璽的熱愛程度,只能用狂熱來形容,根據故宮史料記載,單單從1900年庚子事變到1908年慈禧逝世的這8年期間,慈禧太后幾乎每年都讓宮廷造辦處到美國聖地亞哥採購幾噸各色碧璽,而根據美方資料從1902 年到 1910 年這期間,聖地牙哥礦山總共向中華帝國運送了 120 噸紅碧璽 ( Rubellite )。而慈禧太后在殯天之後將大量的珍寶陪葬在其墓中,其中當然包括了她最喜愛的碧璽,在內廷大總管李蓮英的乾兒子李成武所著的《愛月軒筆記》中,曾詳細記載著慈禧太后的殉葬品,其中敘述慈禧太后頭枕西瓜碧璽做成的枕頭,腳蹬碧璽雕刻成的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估值七十五萬兩。
目前全球出產碧璽的主要國家有巴西、莫三比克、肯亞、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國、中國新疆…等;其中在巴西大量的碧璽礦藏還沒被發現之前,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和緬因州曾是碧璽歷史性的重要產地。
在1988 年從巴西的巴拉伊巴省 ( Paraiba ) 發現了帶有明亮澄淨藍綠色的碧璽,顏色如萬里晴空的湛藍加上清澈湖水的鮮綠,經研究這種強烈的特殊顏色是由微量銅元素所造成的,國際珠寶市場特別以巴拉伊巴 ( Paraiba ) 來稱呼這種顏色的碧璽,而由於其色彩鮮艷飽和及其特殊稀有性,巴拉伊巴型碧璽的價格一般都會遠高過其他顏色的碧璽;之後分別於 2001年及 2005年也在奈及利亞與莫三比克發現了巴拉伊巴型含銅的藍綠色碧璽,但總體而言,仍以巴西的巴拉伊巴型碧璽品質較佳。
自從碧璽被發現以後,因為它具有獨特的熱電效應與壓電效應,始終被認為有神秘的力量與奇異的療效。西方有人將碧璽視為願望石,認為配戴碧璽能帶來好運、聚財納富,幫助願望實現,亦能改善人際關係。在療效方面,認為碧璽的能量有助平緩心境、清除負面情緒,促進身體健康。而碧璽因為顏色多樣,對應印度瑜珈學的脈輪說,幾乎可對應身體七大脈輪的每一種脈輪,不同顏色的碧璽都能有不同的作用與療效。例如:
綠碧璽- 對應心輪,可改善心臟及心血管疾病,並且可以將負面能量轉為正面,使人容易獲得快樂與滿足。
藍碧璽- 對應喉輪,能幫助平衡呼吸及聽力,調和甲狀腺功能,並且能增強溝通力、表達能力與創造力,使人擁有好人緣。
黃碧璽- 對應臍輪,能治療消化器官與新陳代謝的問題,亦能強化理性思考與培養自我意志力。
碧璽因為其化學成分過於複雜,目前市場上尚無人工合成的碧璽,而它特殊的雙折射與多色性及熱電效應,讓它極容易與其他仿品做區別。碧璽的硬度夠高,適合日常配戴,平常可使用溫水、中性清潔劑和軟毛刷來做清潔保養,要特別注意不建議使用超音波或蒸汽清洗機來清洗它喔。
※ All photos from Google